《挽明》

正文 第一卷 惨淡经营_第76章 农科院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崇祯的反问,让魏良卿楞在当场,一时说不出话来。他心里寻思着,“这和叔叔交代的不一样啊,叔叔当初不是说,只要我拿出为国尽忠的劲头来,陛下必然会龙颜大悦,然后把我放逐到辽东去投军的吗?叔叔说过,虽然辽东兵荒马乱,而东虏凶狠异常,但是去了辽东,朝中文官就不会盯着我不放,我还有机会活下去,但是留在京城,在这些文官的眼皮底下晃悠,那天就说不定被拉去菜市口了。”

看着魏良卿呐呐说不出话来,朱由检这才继续说道:“立功也未必就要在战场之上,军人保家卫国是为大明做贡献,商人缴纳税负也是为大明做贡献,而农人对大明的贡献就是多种粮食。你既然起于田舍,自然也明白农人的苦楚。我给你一个任务,你要是好好去干,肃宁伯这个爵位自然也就实至名归了。”

魏良卿顿时像是溺水的人抓到了最后的稻草一般,赶紧把头贴在地面上说道:“陛下有什么吩咐,微臣一定竭尽全力,不负陛下的重托。”

“你从小在田舍间长大,对于农活想必熟悉的很了。我大明的税负9成以上来自于农业,但是整个大明却没有专门针对农业设置的机构,也没有专业研究、教授农业技术的人员。

我大明的农民不管是种田的方式也好,还是使用的农具也好,几百年来几乎毫无变化。南方有些地方自己从海外引进了新的农作物,但是大明的北方和内地却毫无所知,或是有些地方只是引进用做副粮,并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推广。

朕打算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教导农民如何种植新作物,开发新式农具,研究能够提高粮食产量的种植方法。想要组建这个机构,就必须要对农民和农业都有所了解才行,魏良卿你有这个信心做好这件事吗?你有什么疑问也可以现在说出来。”

魏良卿原本被崇祯说的一头雾水,得到了崇祯的询问后,才小心翼翼的说道:“这个,这个陛下,种田还要研究什么技术吗?小人从小开始,就跟随着父亲下地,及到成年也就学会了种田。不只是小人,基本上每个农家都是这样,从没有听说过有那个农民需要去跟别人学种地的啊?”

“大胆,你是质疑陛下的主意吗?”王承恩顿时站出来训斥了魏良卿。

朱由检马上出声阻止了他,“有疑问当面提出来很好,我最喜欢的就是,不明白的就要当面说出来,而不是现在什么问题都没有,但是回去之后胡乱行事。

我打个比方吧,你在乡间这么久,可有见过两块差不多的田地,但是产量却差了很多的事呢?”

原本被王承恩一呵斥,吓的住嘴的魏良卿,听着崇祯的语气很温和,这才迟疑的点说道:“是有这样的事发生,在吾家乡,有两家人的田相邻,一家人收15石左右,另一家人只得12石左右。不过据小臣看来,这是欠收的那一家伺候田地过于懒散了。”

“不管是懒散还是勤劳,他们在田地上下的功夫肯定有所不同,所以得到的收获也就不同了。而你要做的,就是要找出这些不同点,到底勤劳者做了什么,才会增加收获,懒惰者没做什么,才会欠收。只有找到了那些,让田地增加收获的不同之处,农民的勤劳才有一个正确的目标,而不是漫无目的一味蛮干。”

魏良卿顿时有些恍然大悟的说道:“陛下的意思我似乎有些明白了,昔日我初跟父亲下地的时候,父亲教我应该如何扶犁,如何挥锄方可省力。现在陛下的意思就是要找到那些,让农家省下力气的方法吗?”

虽然魏良卿的说法有些不伦不类,但是总的方向上也没偏离多少。朱由检也就没有在继续解释下去,他点了点头肯定的说道:“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研究怎么用最少的投入,种出更多的粮食的方法,就是我要你去干的事。”

看着依然有些懵懵懂懂的魏良卿,朱由检不放心的追问了一句,“那么你可清楚,应该怎么去办这件事吗?”

魏良卿立刻摇头请示道:“请陛下给小臣一些指点。”

“这样,首先你要成立一个机构,我看就叫大明农业科学研究院吧。然后你再去找几个识字的人员,接着去京城附近各县的农村走一走,找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农,或是当地的种田好手。先把他们的经验记录下来,然后选择几个较为出色的人物进入这个农科院。

朕把京城附近的皇庄给你一块,然后让这些人指导皇庄内的农户试验下,你们记录下来的方法是否可行,还有没有改进的余地。试验的时候,一定要有一块用平常方式种植的田作为参照物,还有尽量把试验的方法分散开来,否则你会搞不清到底是那些方法是有效果的。

最后做试验的时候,不仅仅要记录每一天的气候,还要记录每一块田里的庄稼生长情况…”朱由检很有耐心的,把自己想到的各种预案都说了一遍。

魏良卿刚开始还能跟的上,但是最后已经完全在听天书了,他从来不知道原来种田还有这么多学问,虽然崇祯说的东西非常新鲜,有些他从来没听说过,但是以他曾经的种田经验来看,这些东西还是蛮有道理的,只是他从来没有去想过而已。

魏良卿本身就是一个文盲,再加上崇祯说的都是已经反复推敲过的计划,因此语速比较快,这刚开始他还能凭着记忆记录一些,到了最后只能两眼发呆了。

朱由检正说的兴起,但很快他就觉察到了,两眼有些发直的魏良卿,正跪在地上有些不知所措呢。意识到自己有可能说的太快,而魏良卿有些记不住,朱由检就匆匆结尾了。

“内容暂时就这么多,现在农科院还没建立起来,所以有些问题还看不到,你到时候可以把农科院建立之中发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然后呈报给朕。当然就算没有遇到问题,也要写一写这一段时间内你做了什么,农科院做了什么。恩,就以一周为限期,每周你交一份工作报告给朕。王承恩,你记住了。以后魏良卿入宫不得阻拦,一定要第一时间向朕汇报。”

朱由检正在交代任务的时候,魏良卿张了张嘴,但是没说话又闭上了。

“你想说什么?直接说吧,不要把疑问带回家。”朱由检眼睛瞄到了魏良卿的神情后,追问了他了一句。

“敢问,陛下这一周是多少时间?”魏良卿老实的问道。

“一周么…就是七天。”朱由检顿时有些语塞,他这时才想起,在这个时代,大概除了西洋传教士和少数了解西学的士大夫们,星期计日的方式还基本不为大明百姓所知道。

不过朱由检很快就从这个时间问题,联想到其他事情上去了,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时间的计量上。在民国之前的封建农业社会中,人力和时间是最不值钱的的东西,所以这种社会最大的特点是,力求一切东西都是自己生产,提倡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而大明在时间计量上,农村以鸡鸣和日头计算早中晚,就算是城市中也只精确到刻钟和时辰。而在日以上的时间单位,则缺失了周这个单位,而只有年月日。

这种模糊而误差极大的时间计算方式,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浪费。比如说这个时代的官吏完全没有上下班时间的概念,除了每十天一次的休沐日,其他时间在理论上都必须要在官衙当值。

也许明初建国的时候,在明太祖这个工作狂的压力下,这种完全没有私人时间的上班制度还能落实的下去。到了崇祯这个时代,这个制度已经名存实亡了。

大部分官员经常是上半天班,然后就跑回府去了。而底层官吏虽然在,但是没有了主官坐堂,他们也一样什么事都做不了,不是喝茶聊天混日子,就是打着外出公干的旗帜跑出去消遣了。

在这种没有时间概念的农业社会中,谈工作效率就是一个笑话。而要把农业社会改造成工业社会,第一步就必须让大明人重新认识时间的重要性,脑子里要有一个基本的时间概念。

对西方来说,他们的时间概念也是从大航海时代起步的,农业时候时间精确到日就可以了。但是到了大航海时代,时间就精确到了小时,因为在海上每相差一个小时,就等于相差了经度15度。通过计算精确的时间,船只才能在茫茫大海中确定自己的位置,而不至于迷失方向。

而当到了工业革命时代,时间就需要精确到分钟,因为在资本家眼中,每一分钟都是他榨取雇佣工人的利润来源。

“看来想要改变大明,就必须要先改变大明人对时间的精确观念。”朱由检如此对自己说道。

解释了几个魏良卿提出的疑问之后,朱由检迟疑一下继续说道:“至于这个农业科学研究院的的经费问题吗?”

魏良卿这时似乎福至心灵了一般,他顿时把头贴在地上,高声说道:“小臣惶恐,这两年来收了不少不该收的钱粮,请陛下开恩,让小臣把这些钱粮用在这农科院上,也算是小臣叔侄为往日赎几分罪过了。”

朱由检听了微微一笑,不置可否的说道:“这建农科院可是耗资不少,你叔侄能拿出多少呢?”

魏良卿咬了咬牙,硬着头皮说道:“小臣愿意奉上白银30万两。”

阅读挽明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rexuexiaoshuo.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