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回谁去
“回军师,末将奉令接应魏延将军,果如军师所料,敌军设伏。我军趁机突击,大胜。只待敌军后方增援,这才撤回。特此向军师交令!”
就在关羽费心筹措步军兵力之时,魏延等人也回到了剑阁向诸葛亮交令。只不过,这凌操汇报之时,当然避重就轻,捡好地说了。
诸葛亮也不挑剔,反正现在的吴军也需要一场胜利来振作士气,当然要好好的宣传了。故此,诸葛亮满脸带小的说道:“好好好。记凌将军大功一件。”
随后,朱恒也迈步而出,挺胸说道:“回军师,末将奉令隐伏山野,阻击敌军追兵。果不出军师所料。魏将军与凌将军退回之时,果有敌军大军追击。末将遵从将领,拦腰杀出,大败敌军追兵,斩首无数。特向军师交令!”理所当然,这朱恒在汇报的时候,也是捡好得说。
诸葛亮更是满脸带笑得说道:“好好好。朱将军杀敌有功。记大功一件。”
可出去的三个人里面,俩人说完,轮到魏延,就有些磨矶了。人家都是奉命出征,魏延这算什么?
可不管怎么说,魏延还是得说。魏延咬牙上前说道:“末将无能,不听军师劝阻,以致损兵折将,幸得军师派兵救回。末将知错!”
“嘟!魏延!先前山人说汝出兵,必遭折损。汝却不听,还要执意出兵!出兵之时,汝之所言,音尤在耳。如今汝损兵折将,汝可知罪?!”本来诸葛亮的脸色一直都好好的,可魏延说完之后,诸葛亮当即变脸,厉声喝问道。
诸葛亮的喝问,当时让魏延心里一哆嗦。如不能胜,提头来见。那可是魏延自己说的。魏延此时想来当然心惊。
尤其是一开始交令的并不是魏延,而是凌操、朱恒,而且这两人也都在交令之后受到诸葛亮的夸奖。而轮到魏延这里,却如此厉声喝问,这反差也就更大了。
魏延想起凌操对自己的劝慰,强打精神,跪伏于地向诸葛亮再次请罪道:“军师,末将知罪。末将无能,自夸海口,以致损兵,还要劳烦军师派兵相救。末将再在罪该万死,还请军师开天恩,大人大量,恕罪于我。”
“汝即知罪,想来死也不怨。山人也就不多怪罪于你。左右!将魏延推出去斩了。以正军纪!”诸葛亮说话那叫利索。跟本就不理会魏延的乞求,直接就把魏延给判了。
魏延的心里立马忽悠一下子。这算完了。没想到先前用于刘磐的话语,如今反倒用在了自己身上。
而这时也就看出魏延在吴军当中的人缘实在不怎么地来了。满营的众将,竟没有一个上来给魏延求情的。都那么看着。显然众将还理所当然的认为魏延乃是罪有应得,是其当日谗言刘磐的报应。
可不管众人是怎么想的。两旁站立的那些刀斧手是不管那些的。诸葛亮即以发话,当即就有刀斧手过来把魏延给绑上了,架起来就往外推。
好在这屋里面的鲁肃,早就和诸葛亮有过沟通。而且鲁肃也不可能眼睁睁的就这么看着孙权看好的魏延丧生。鲁肃急忙迈步而出。高声喊道:“刀下留人!”
刀下留人,这可是讲情之前必喊得一句话。否则这边把人情好不容易讲下来了。那边手快,早把人给杀了。那这个人情讲的还有什么意思?
而这个年代行刑的规矩,不管是谁,只要喊了刀下留人,这执行的兵丁就得停那么一会儿,给那个喊话之人一个讲情的机会,等人情讲不下来再杀。这也算是这个年代比较人性的一个方面。何况此时喊话的又是鲁肃,那可是如今剑阁这个地方,除了诸葛亮之外最高的军事长官了。那许许多多的江南精锐,可都是鲁肃带到前线的。当然就更得给上几分情面。
鲁肃喊完刀下留人,稳住了行刑的刀斧手,这才向诸葛亮进言道:“军师,魏延虽然鲁莽,以致损兵折将。可此战对我军也不无小补。敌军感我军决死之心,已经不敢再行进逼。而且,军师三番设计,也极大的损伤敌军兵力,大振我军军威。而如今战场之上,正是用人之机,万望军师体恤,不计小过,留其一条性命。让其戴罪立功。”
诸葛亮要杀魏延,本来就不过是要立威,要吓唬魏延。魏延可和刘磐不同,刘磐乃是要为了汉中丢失,十余万的将士丧命的重大责任顶罪。而这魏延却是诸葛亮转移手下众将的出气筒。故此,这刘磐杀得,可这魏延却杀不得。
可谁知道魏延的人品实在是太成功了,满营众将竟没有一个给魏延讲情的,弄得诸葛亮也差点收不了手。这要不是鲁肃早就知道诸葛亮降服魏延的意图,站出来帮忙说话,诸葛亮还真就不好办了。
诸葛亮当即借坡下驴吩咐道:“来呀,把魏延给我推回来。”
魏延给推回来之后,那真是犹如在鬼门关上转了一圈又回来了。那种死里逃生的感觉,那叫激动啊。魏延跪在地上,向诸葛亮拜谢道:“谢军师不杀之恩。”
诸葛亮猛地一拍帅案喝道:“魏延!非是山人不斩于你。实在是鲁将军为你讲情。而你之罪过,也在山人的计算之中,也有可恕之处。故此饶之!还不谢过鲁将军。”
魏延又急忙向鲁肃拜谢道:“谢鲁将军讲清之恩。”
鲁肃一笑置之。而诸葛亮又说道:“魏延,虽有鲁将军讲情。汝死罪可免,但你活罪难逃。重责你四十军棍,你服是不服?”
事到如此田地,魏延哪敢说什么不服。当即连声说道:“服。服。末将心服口服。谢过军师。”
四十军棍下去。魏延是真不敢再和诸葛亮叫板了。而其他将领,有了魏延这个前车之鉴,也是对诸葛亮言听计从。没有再敢乍翅儿的了。
而诸葛亮也借机大肆宣传幽州军已经在自己巧妙的安排下,受到重创,已经停步不前了。只要各部军马都打点起精神来。长久保持剑阁无碍,就能大量消耗幽州军的军粮储备。到时候战备幽州军,那也是不在话下。
别说,诸葛亮这一套,还真是极大激励了哪些不明真相的吴军士兵。整个剑阁的守军,那都是军心大振。
可这些能唬得了别人,可诸葛亮,鲁肃,庞统三人,那可都是跟明镜一样。败退回来的吴军,虽然各自了解的都不全面,可统计出来,那就足够诸葛亮、鲁肃、庞统等人了解当时的真相了。
就诸葛亮那种连环计策。在幽州军没有防备的时候,以多打少,竟然都不能立刻把幽州军的前锋营给消灭。竟然让对方,逐渐有扭转战况的趋势,这实在不得不说吴军精锐的战斗能力,和人家幽州军的战斗能力,实在是没得比,差的太远了。
而幽州军快速救援的能力,也说明了幽州军各营之间的联系是多么的快捷,反应、应变能力是多么的迅速。这一点,也要远远的强于吴军。
诸葛亮和鲁肃、庞统三人各自暗中估算一下,均觉得吴军和幽州军要是在野外对战起来。最少也要五比一的兵力对比,那才能跟幽州军抗衡一下。
想到这里,诸葛亮和鲁肃、庞统,那都是无奈的摇头,五比一,按这种算法,哪怕幽州军就是只有二十万,那吴军也得需要一百万的军兵。那还不把吴军的家底全搭上了。何况人家幽州军绝对不止二十万的军马,传闻当中,幽州军马那可是好几百万的。单单只是曹操那边,就不止一次看见幽州动员五十万以上的兵马实力了。最夸张的一次,据传看见了两百多万的幽州兵马。想来这幽州军,怎么也不可能只有二十万的兵力。
诸葛亮、鲁肃、庞统都止不住重新构想起吴军的崛起计划来。实在是太受打击了。
鲁肃向诸葛亮建言道:“孔明,幽州军势大难敌,实在是出乎你我的意料之外啊。你我如今,实在是任重而道远。依我看,咱们要尽快和幽州和谈。尔后快速发展我军实力,才有可能与幽州军一搏。”
而庞统最先考虑到的却不是什么孙权的利益,而是周瑜和鲁肃的发展。对庞统来说,孙权实在算不上什么,只有周瑜和鲁肃,才是他所看重的。故此,庞统则建言道:“孔明师兄,幽州军虽然势大难敌,可我军有剑阁之险,只要后勤无碍,敌军也是不可奈何。不如以此地之险,力拒幽州兵马。那幽州军长途而来,其消耗,必然远多于我军。积少而成多,只要长期以往,幽州军的实力损耗,将不可计量。而我军拒守剑阁以里,可安心发展。实力必然大增。到时候,有周都督一手训练精兵,军事实力的增长,自然不在话下。那时节,我军甚至可以跨长江而击曹操。进而再一步的扩展我军实力。进而一统天下。”
庞统得口才虽然不错,可奈何诸葛亮的政治敏感性实在是远胜于庞统,庞统得那点小心眼,诸葛亮一听就听出来了。虽然诸葛亮对周瑜并没有什么偏见。可诸葛亮却是孙权请出来的,诸葛亮自然要为孙权考虑。何况,连曹操以抗拒刘明,那乃是诸葛亮军策的根本。当然更不容别人推翻了。虽然庞统得那种据剑阁之险,拖垮幽州军力的建议,让诸葛亮有小小的共鸣。可天性谨慎的诸葛亮,更希望在蜀中稳定之后,吴军在蜀中积累了一定的仁德之后,再如此作。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毫无根基的铤而走险。
故此,诸葛亮轻挥羽扇,淡然表态道:“我军统领蜀中不久,百姓未得恩惠,幽州大军压境,极易激起不稳,若有民变,内忧而外患齐至。我军虽有剑阁之险,依然危亦!而拒幽州尚且无力,冒然进攻曹操,两处共同开战。其变数更多。无异自取灭亡。实不可取。倒是子敬之言甚秒。遣使议和,成则腾出我军施惠蜀中,安定蜀中,整合军马的时机。不成,也极大的打击了幽州将士的忠诚,更可能依此说的马超归降,为我军平添一大助力。到那时,我军在依托剑阁之险,边战,边稳定发展,那也为时不晚。”
鲁肃当即赞成,而庞统也无话可说。而这个出使幽州军的人选,却还是有了一番争议。
按着诸葛亮的意思,诸葛亮很是想亲身上幽州军那面走一趟的。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而且幽州军又以仁义之名传世,诸葛亮到不怕幽州军会对自己有什么不利。反倒期待通过此去,能够在幽州军中发现一些军情,或是策反几个幽州军的官员。
然而,诸葛亮的这个想法,却遭到了鲁肃的极大反对,且不说诸葛亮是在幽州那里挂了号的。传闻中号称刘明克星的家伙,就这么一去,还不得让人家幽州军一刀给宰了。再说了,诸葛亮如今统领三军,那身份远比一个马超要重要的多,诸葛亮过去了,马超换不换,有嘛价值?何况帅不离位,如今这里那么多人了,哪能让诸葛亮亲自出马。
而除去诸葛亮,鲁肃认为自己去幽州军那里议和最合适。不论是官位,代表等等,都合适。
但是,诸葛亮却认为鲁肃太老实了。应对曹操那种老奸巨滑的,只要利益得当,那绝对是对症下药。可应对幽州军那不可知的对手,却恐怕缺少了机变。尤其是上次那个斥责自己的女人黄月英,据其自称,那也是幽州军的军师,诸葛亮就更是深知老实忠厚的鲁肃,绝对不可能应对得了一个机变女子的盘问。非吃亏不可。
故此,鲁肃前往,那也是万万不行的。
而剩下的庞统,远远不能得到诸葛亮的信任。这一下,谁去幽州军那里议和,就成了一个难点。
阅读无奈三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rexuexiaosh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