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观世音按下云头,站在一个小小的山包上。
一老方丈正在指挥一群匠人雕刻一尊佛像。
观世音:“阿弥陀佛,请问长老,你这是为谁雕塑如此大的佛像?”
方丈:“当地人们为了感谢观世音,集资出钱为观世音雕的。”
观世音:“这尊佛像有多大?要耗资多少?”
方丈:“高九百九十九尺,大概两万银子。”
观世音:“这么多银子,由谁牵头收集呢?”
方丈:“当然是官府号召,百姓自愿。再说,官府也很感兴趣,他们说把世上最高的一尊佛像立在这里,也是他们的一份伟大业绩。”
观世音:“这样劳民伤财的事,亏他们也想的出来。”
方丈:“你这死老婆子,观世音是千万人敬仰的救世主。世人要求超凡脱俗,愿意花银子。”
观世音:“许多人食不饱肚,衣不得羞,连红薯汤都喝不上,还谈什么超凡脱俗。”
方丈:“老百姓宁可喝红薯汤,也愿拜这千尺大佛。你想妒忌他们的虔诚吗?”
观世音:“佛在心中,不在乎大小,而这样的刻意被崇拜,不仅歪曲了佛的本意,还让某些心术不正的人投机发黑心财。”
方丈:“你这疯老婆子,简直是一派胡言。官府修建这大佛,费尽心机。有谁在发黑财呢?即使他们有点回扣,也是理所当然的。再说,又没要你出钱。你还是赶快走吧!”
工地上,过来几个衙役,一监工的官爷过来。
官爷:“何事,方丈与这老婆子争吵。”
方丈:“大人,此疯婆子嫉妒佛祖,不听劝教,还怀疑官府借机发黑财呢。”
官爷:“把这疯婆子捆了,送知府问罪。”
几个衙役一起动手,把观世音捆扎起来。像提一只鸡一样,押去知府公堂。
知府公堂,知府把惊堂木一拍:“大胆泼妇,报上名来。”
观世音:“本人无名无姓,一游野尼姑。”
知府:“公堂之上,岂敢打狂语。你说是尼姑,出于哪个寺?拜过哪位师?”
观世音:“本尼姑无寺无师。”
知府:“看来你是不打不招。来呀!棍棒侍候。”
几个衙役如饿狼扑食,把观世音按在板凳上,开始乱棍乱打。
观世音假装没气,一动不动。
师爷:“大人,好像被打死了。”
知府:“停。去摸摸,是不是没气了?”
衙役:“报告大人,是没气了。”
知府:“这疯婆子,怎么这么不经打。拉出去,丢了,喂野狗。”
几个衙役把观世音扶着往外拖。
堂上传来一个声音:“背靠万岁牌,脚踏皇帝宝。无事打百姓,该当何罪?”
所有人四处观望,不见有他人。
声音又响起:“你们信佛是假,借名发财是真。”
知府忙喊手下:“快快把那疯婆子放下。”
声音又想起:“放下一个死人容易,放下所犯罪过不易。”
知府马上跪到疯婆子跟前:“罪过,请菩萨饶恕。我该死。”
观世音现出原形:“阿弥陀佛,行善者超升天堂,作恶者下沉深渊。一切好自为之吧!”
工地上,方丈在指挥工匠,把雕塑更改为九寸九分大。
官府的官员在给老百姓退银子。
老百姓祈福:“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方丈:“观世音十二大愿。
广发弘誓大愿心,度尽众生消烦恼
泛海救迷度有情,善念南海观世音。
为人诸病卧高床,诚念大士得安康。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
观音慈把甘露酒,烦恼于是化成莲。
弥陀加持常有念,随似观音平等心。
观音菩萨救苦声,愿度三涂除诸障。
志心持念观自在,枷锁苦痛得解脱。
有情众生誓愿度,旷劫精勤慈悲海。
虚空之中引净土,至心诚念观世音。
观音精勤宏愿力,弥陀受记下世佛。
十二大愿宏誓深,有情共证无上道。”
恒河上,观世音端坐莲台,浮出水面。美发高髻,面容丰腴,上身袒露,胸挂璎珞。下着水式长裙,身体欹斜,仪容雍容。左手持羊脂白玉瓶,右手持柳枝。
仙曲临空,旭日东升……
恒河圣殿屹立着,人们流连忘返……
河面上白帆绰绰,一派和平盛世。
方丈:“观世音的故事是佛教信徒永恒的精神食粮,但观音菩萨并不是天马行空的仙和神,更不是鬼和怪。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千千万万活着的菩萨,他们是人,是道德高尚,质量纯洁的好人。每当我们遇到困难,蒙受灾难时,我们都会自救和被救,因此,用佛教的一句话说,我即是佛,佛即是我。”
故事再现。
人声喧哗,战马嘶叫,黑衣武士凯旋而归……
窗前写字的黑衣王子抬起头,望见武士推着被俘的公主走来。
公主披散着头发,圆润脸庞,衣衫不整,高昂着头。
黑衣王子走到公主面前,为她松绑。
公主抚揉伤手,将目光移向远方。
黑衣王子痴情地望着她……
小藏抱着阿春前行。
沙滩上一步一步深深的脚印。
小藏:“苍天,大河!大河,苍天啦!你世世代代祖祖辈辈哺育苍生,可你,为什么那么无眼无珠,那么无情无义,那么无能为力?”
小藏:“大地,大河。大河,大地!你千秋万代生生不息地孕育众生,可你,为什么如此绝情,如此狠心,如此无力回天?”
小藏的哭喊变成了呜咽……
阿春的遗体面带微笑,全然没有痛苦,依旧那么美丽、安祥,那么贤顺,多么可爱。
小藏顺眸稍盼,身后的火把渐渐逼近,好心的人们在呼唤。
小藏抱着阿春,奋不顾身地扑入大……。
尼姑太师从小尼姑手里接过圣水,为跪在草地红花中的拾宝和来珠举行灌顶仪礼……
大雄宝殿香烟飘渺,烛光高照。
一班尼僧撞钟击鼓,朗声念佛。
太师:“各殿点齐清香名烛,待香烟飘起,烛光明亮,便为拾宝与来珠剃度。”
众尼纷纷忙碌,鱼贯在宝殿中。
拾宝和来珠各自站立在上首,手中捧着玉盘,盘中放着闪着光亮的金刀。
两尼姑站在下首,各自手里捧着一个钵盂,盂中盛着半盆清水。
两个尼姑分立两旁,各自手中捧着黄色袈裟,僧鞋僧帽。
阅读唐朝观世音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rexuexiaosh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