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心理学,走进生活》

第6章 为什么有些人得不到就诋毁?为什么有的人对事实视而不见?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为什么有些人得不到就诋毁?

追不到自己喜欢的人,却反过来说他也没有那么优秀。我早就不喜欢了。考试考得不理想,却说奖学金也没多少,不值得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争取。

体育不好,却说体育生不都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吗?

为什么他们得不到就诋毁?

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酸葡萄效应”,最早可以追溯到《伊索寓言》中“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狐狸”。

酸葡萄效应本质上是一种“合理化”的心理防御机制。

所谓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人们在面对一些非期待的想法、感受和欲望的时候,可能会采用否认现实或歪曲现实的方法,求得心理平衡。

心理防御机制有很多种,合理化是其中一种,它指的是当一个人的愿望未能实现或做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要求时,会提出一些符合自己内心需求的理由,给自己的结果一个合理的解释,来掩饰自己的过失,减少焦虑的痛苦,维护自尊免受伤害。

换句话说,合理化类似于自己骗自己,是一种自我安慰。

例如,得不到就诋毁,是使用了合理化的心理防御机制。

除此之外,合理化还有另一种表现形式,即当自己得到不好的东西时就夸赞它。这种现象被称为“甜柠檬效应”。

比如买了一件不合身的衣服,就说这件衣服很有设计感,这同样可以掩饰自己不太舒服的情感或行为,使自己的内心和谐。

合理化是一把双刃剑,在遇到无法接受的挫折时,暂时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减轻内心的痛苦,避免不适。

但如果长期使用合理化应对挫折,我们不仅会忽略自己的问题和缺点,从而没有办法真正认识自己、改善自己。获得成长和进步,还可能会使自己偏离现实,陷入痛苦。

例如买的鞋子明明不合脚,却说鞋子很好看,让自己一直处在挤脚的折磨当中。

使用合理化,减轻自己的焦虑和痛苦无可厚非,但不能过度或僵化使用,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直面自己和真相,才是彻底解决的有效手段。

为什么有的人对事实视而不见?

掩耳盗铃中的小偷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钟发出的声音。小孩子犯了错被发现后一个劲摇头说不是我做的,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亲人离世后,有人吃饭时依旧摆着亲人的碗筷。为什么他们对如此明显的事实视而不见呢?

这与心理学中否认这一防御机制有关,否认是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防御机制之一。它是一种比较原始且简单的防御机制。这种防御机制非常常见,甚至是人类的一种本能。

否认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视而不见,即拒绝承认已经发生的事情。恶性、负面的情绪体验是每个人都竭力逃避的。

就像手碰到烫的东西会迅速抽离一样,当生活中发生人们难以承受的事情或人们受到重大打击时,往往会否定它们的存在,好像不承认它们的发生,就不会感到痛苦,这能帮助人们暂时求得心理上的安慰和平衡。以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比如,很多人在听到亲人离世的消息后,第一反应是不可能。这不是真的,在亲人离世后,依然每天做亲人爱吃的饭菜。保留亲人的碗筷,这都是典型的否认的体现。

其实一个成熟的人知道事实是怎么样的,他只是暂时逃避来获得内心安稳。另一种是对未来盲目乐观,低估自己未来遭遇不幸的可能性。像平常身体上的某些小病小痛,可能预示着一些更严重的疾病。

而大多人的态度往往是对此视而不见的,因为人们普遍觉得类似于癌症这样的疾病不太可能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在一定程度上否认的确能让我们暂时不那么难受。可以让我们逐渐接受现实,而不至于一下子接受太坏消息或承受太多痛苦。

然而过度使用否认可能代表着人们成熟水平较低。因为否认本质上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心理安慰,是人们对问题的逃避、对解决问题没什么益处,只有当我们学会放下这种防御机制,勇敢面对现实,才能得到成长。

阅读走进心理学,走进生活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rexuexiaoshuo.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走进心理学,走进生活